弼升老師在課程中結合及運用講述、影片及問答等教學法,來幫助學生了解原子、電子、質子與中子的相關概念,來吸引及引導學生的注意。並且藉由原子的科學歷史的演進過程,藉此說明科學的正確性其實是會隨著時空一起改變的,讓學生對於科學有著更加正確的學習心態。
00:21 影片開始
00:25 課堂目標說明
第一堂課:複習道耳頓的原子說與認識湯木生的原子模型
00:38 引起動機:老師透過問答的方式,幫助學生複習道耳頓的原子說
01:13 活動一:透過LIS影片來引導湯木生是怎麼發現電子
02:40 活動二:老師使用講述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湯木生的原子模型
03:06 統整活動:使用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粒子撞擊原子的實驗,並且收斂學生想法
05:17 銜接下段課程:透過物理模擬軟體與影片來讓學生思考原子的構造,並且製造衝突點
第二堂課:認識拉賽福與查兌克的原子構造
06:54 引起動機:透過LIS的影片來讓學生透過生活經驗的方式來連結原子的概念
08:45 活動一:講述電子與質子的質量相加竟然會小於原子質量的概念來製造衝突
09:16 活動二:使用問答法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聯想與假設尚未發現的粒子
10:16 活動三:透過播放查兌克的影片來聚焦學生對於中子的想法
11:01 統整活動:最後老師透過學習單來收斂學習到內容
11:46 延伸問答:透過問答法引導學生了解知識是並非永遠是對的概念
12:48 影片結尾
LIS情境科學教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