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登入
CIRN─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 新生閱讀填報系統

點閱數9

  • 影音名稱

    【啟動高中適性揚才列車】第八班列車:菊島騎跡.漁我同行-澎湖海事
  • 影音分類

    適性輔導(高中適性揚才)
  • 製作團隊

   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
  • 影音長度

    14分41秒
  • 製作日期

    2013/12/18
  • 資料來源

  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
  • 適合對象

    高中
  • 關鍵字

    特色課程

高中適性揚才列車

「菊島騎跡.漁我同行」-澎湖海事

/電子報小組;/電子報小組

教育部電子報595期 2013-12-26

菊島騎跡.漁我同行

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結合澎湖縣的特色,發展綠能及在地文化產業的課程,讓學生找到未來的方向與目標。

    

 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結合澎湖縣的特色,發展綠能及在地文化產業的課程,讓學生找到未來的方向與目標。

  教育部適性揚才列車本周介紹有著藍天、碧海、沙灘、陽光相伴的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-;該校自96學年度開始推動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,第一期程聚焦在「教師專業發展」、「提升語文力」、「獎勵就近入學」等子計畫,將澎湖人「三點水精神」-不向逆境低頭、不服輸、刻苦耐勞以及奮發向上的傳統精神,結合在地特色設計課程與活動,找出學校可以深耕的特點;第二期程則在優質的基礎上,發展「休閒漁業精緻觀光」、「優質文化海洋圖書」、「用愛領航自在遨翔」及「電動節能機不可失」等子計畫。

  學校位於馬公市區西瀛勝地觀音亭北側,是全國歷史最悠久的海事水產職業學校。許德便校長說,山有山的高度、水有水的深度、人有人的長處,學校位處臺灣的離島,在資源不足、許多學生處弱勢及學習意願不高的狀況下,使每一個學生擁有自己的一條路,就有發展適性揚才的必要,讓學生有所發展、發揮潛力,脫離弱勢的環境。

  學校結合在地資源,規劃系列主題課程,從「認識海洋生物與環境」課程,讓學生透過「抱墩漁業」活動及「石滬漁業」研習,使學生了解到捕魚技術及先民的智慧。透過系列主題課程,澎湖海事不僅創造學校亮點,更展現「休閒漁業精緻觀光」子計畫的內涵。

  圖書館主任顏嘉禾表示,在「優質文化海洋圖書」子計畫中,除了硬體方面的加強,也擴建八類書籍的館藏,特別是海洋與魚類方面的書籍,並利用圖書館教育,如:攝影、借閱競賽、查書比賽,讓學生更愛到圖書館借書,善用圖書館資源,提高學習意願與興趣。

  教務主任郭振福說,學校在「用愛領航自在遨翔」子計畫中,對於高關懷的學生,從「環保」做起,藉由教師以身作則,帶領學生從事「服務學習」工作,在撿拾的過程中,構築學生「服務學習」的概念,強化了「回饋社會」的精神;並開設非本位課程,例如:維修或木雕課程,讓學生從做中獲得興趣,找到自己的價值,進而願意到學校上課。

  學校在「電動節能機不可失」子計畫中,結合澎湖縣的「低碳島-綠色運輸」計畫,建置「電動機車實習教室」,開設全國唯一的「電動機車維修」特色課程,並與經濟部工業局、澎湖縣政府共同合作,成立電動機車維修人才培育中心,更透過客製化研習,加購多輛智慧電動車輛,推動以零噪音、零排放、零污染的綠色交通運具-TES電動機車,以達全島低碳、綠色運輸的目的。

  澎湖海事校友林文傑說,在學校讀輪機科,自己也是產學合作攜手計畫第一屆的學生,經過學校輪機科的專業訓練,更讓他找到未來的方向與目標;有助於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學習,順利取得中鋼運通實習資格,目前已取得正式職缺,澎海輪機科的課程對升學與就業都有很大的助益。

  校友吳倚萱表示,在高職求學時期就讀護理科非常不能適應,後來下定決心重新就讀高職一年級,即選擇了澎湖海事,受到媽媽學商的影響,選擇了航管科,在學校老師細心的指導與鼓勵下,除了專業知能建立深厚的基礎,在通識課程英文方面更是受益良多,取得近20張的專業證照,並獲得金手獎的殊榮進而保送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,能得心應手並佔有絕對的優勢,這都要感謝學校的栽培。

  畢業校友徐新源遠自雲林來到澎湖海事就讀,就是仰慕學校的養殖科跟本島的海事學校不同,除了淡水養殖外,也有海水的養殖,徐新源說:「老師給予我們很大的空間,我們想要養什麼魚類都會盡量達到我們知的滿足;到了大學有機會到上海海洋大學當交換學生,也都有應用到高職時所學習到的知識,感覺比其他同學更得心應手,所以非常感謝澎湖海事。」

  在教育部「高職優質化輔助方案」挹注下,澎湖海事研發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與活動,規劃系列特色課程,展現「適性揚才」的教育目的,培育學生成為新世代優秀的領航人。

回到頂端
關閉選單
搜尋小幫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