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文/電子報小組;圖/電子報小組
|
教育部電子報591期 2013-11-28
|
|

|
|
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的內埔農工在教育部「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」挹注下,研發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與活動,規劃「時尚樂活」特色課程,善用在地特色推動各類課程及活動,成功找出學校可以深耕的特點。
|
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的內埔農工在教育部「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」挹注下,研發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與活動,規劃「時尚樂活」特色課程,善用在地特色推動各類課程及活動,成功找出學校可以深耕的特點。
教育部適性揚才第7班列車要介紹的學校是位於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的內埔農工,學校緊鄰三地門風景區,後倚雄壯的大武山,環繞著秀麗的隘寮溪,並與原住民文化園區、賽嘉滑翔場比鄰;優質化自97學年度開始,第1期程聚焦在「教師專業發展」、「推動數位學習」、「打造陽光校園學風」等子計畫,善用在地特色推動各類課程及活動,成功找出學校可以深耕的特點;第2期程則在優質的基礎上,發展「時尚樂活特色教學」、「原藝悅讀精緻綠園」及「培育創意優質學子」等子計畫。
學校在教育部「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」挹注下,研發具特色的校本課程與活動,規劃「時尚樂活」特色課程,除了品嘗德文部落種植的在地咖啡,更將「垃圾變黃金」以咖啡渣製成香皂與餅乾,讓人見識到另類的「黑色奇蹟」;平板木雕展露出英勇戰士的精神與氣概、琉璃珠串鍊及陶壺禮器製作,處處突顯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,創造學校亮點展現「原藝悅讀精緻綠園」課程的特點。內埔農工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堆高機檢定場的學校,因此在「創意優質學子」子計畫中,開設「堆高機」教育訓練課程,訓練學生具備第二專長,給予弱勢學生「畢業即能就業」的能力。已成立兩年的堆高機教育訓練課程,訓練學生考取證照,打造薪資40K的優勢。
學校也利用廢棄的垃圾零件讓學生發揮創意,結合鋼雕與焊接,發展金屬創意產業,師生作品「龍昇宏志」已成為校園裝置藝術。另外,透過把「刺繡變簡單」的概念,立體刺繡與緞帶刺繡除培養學生耐心與毅力外,作品中更見學生巧思的展現。
校長鄭越庭表示,學校共有15種特色課程,除了上述的課程外,還有「原住民拼布藝術」、「神腦發明」、「專題製作」、「精油香皂」、「草本茶包」、「寵物美容」等等,許多學生是透過多元課程,找到自己的興趣,從成果中找回自己的自信,透過技優或繁星的方式進入大專校院就讀。
目前就讀雲林科技大學生活科技系的校友李易萱表示,她的作品「廚房門簾」獲得全國唯一的金手獎,這份成果都要歸功於學校的拼布藝術課程,也讓她有機會可以進入雲科大,往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邁進。而去年畢業留在家鄉幫父親種植鳳梨的校友顏佑霖表示,原本可保送國立科大,然而父親的事業需要他來幫忙,希望自己能將學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發揮在產業上,替地方盡一份心力。
內埔農工學校透過優質化的特色課程,讓學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性向的道路,從學習中充實知識與專精技能,裝備就業及升學的能力,一圓自己人生中的夢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