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|
|
蔣偉寧部長於國中適性輔導列車啟動記者會上表示,12年國教若要成功,有兩個重要的基石,第一是活化教學與正常化的教學,第二是優質的高中職的發展。!
|
一個純樸的鄉村型學校─高雄市立大樹國中,全校高達75%的國三生都參加職業試探課程,將技職教育當成社團活動,學校不僅提供多種職類探索活動,更重要的是,將生涯發展教育結合社區特色產業「磚窯文創產業」及「香草農業產業」,增加學生的在地認同,也為孩子找到自己生涯的亮點!
繼「國中活化教學列車」啟動後,教育部再度啟動「國中適性輔導列車」,宣布將自即日起至12月底,每兩週邀請1所國中介紹學校推動適性輔導工作的特色與執行內涵,以及說明在生涯發展教育、生涯輔導工作、技職教育宣導、中輟學生復學輔導等方面的努力與成效。
國中適性輔導工作的落實,關係到國中學生畢業後能否依照自己的性向、興趣、能力,選擇一條如己所願、愛其所擇的的生涯進路,甚而影響到學生們未來生涯藍圖的繪製。因此,適性輔導工作推動的好壞,對學生具關鍵性影響力,更將牽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推動的整體效益。
蔣偉寧:「興趣」是最重要的關鍵!
教育部蔣偉寧部長出席記者會時表示,希望透過「國中適性輔導列車」的啟動,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揚才。雖然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觀念根深蒂固,但隨著時代的轉變,正在慢慢鬆動。蔣偉寧說,許多社會典範包括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、阿基師,甚至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都是技職體系出身的,讓人看到技職體系的新希望。
他並列舉導演李安、服裝設計師吳季剛與運動選手曾雅妮、盧彥勳、陳偉殷等名人,他們的成功都在於年輕或兒時就很清楚地確立自己的志向,能夠抵抗挫折,並獲得家人的支持。他們在成功之前,可能歷經漫長的時間與挫折,他們之所以能夠維持熱情,因為「興趣」是最重要的關鍵!
蔣偉寧表示,12年國教若要成功,有兩個重要的基石,第一是活化教學與正常化的教學,第二是優質的高中職的發展,最終是希望成就每個孩子。他期許孩子或年輕人應培養傾聽的能力,了解自己的性向、能力與長處,並與家長溝通,也透過多看、多聽、多讀、多寫來培養傾聽的能力。他期待適性輔導在這些能力的培養上,與老師、同學和家長之間建構良好的關係,並透過在國中端落實適性輔導,讓孩子對未來的進程更清楚,在人生的路上減少跌跌撞撞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