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|
|
聖心女中推出三個特色計畫,讓學生能在自然環境中,更愛家鄉。圖為適性揚才記者會上,聖心女中學生與長官合影。
|
教育部適性揚才列車這次開到新北市的聖心女中,這所座落在淡水河左岸的學校,將河岸歷史、地理融入課程,帶學生暢遊藍色公路,另外設計口述歷史課程,讓學生從長輩口中認識歷史,發展愛鄉愛家的情懷。
聖心女中六年前獲得教育部「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」經費補助,約2千萬元經費,不僅充實了學校的圖資教學設備,發展出多元的校本特色課程,更在親師通力合作下,將學校的「全人教育」與「適性揚才」彰顯出來。
前三年聖心女中的優質計畫從「教師教學」、「學生學習」、「教師專業發展」、「課程發展」、「學校組織經營」等五個向度全面提升;後三年則聚焦於「優質學習」、「卓越教學」以及「樂活校園」等子計畫,持續精進教師研發動能與學生學習,強化學校優質。
聖心女中推出三個特色計畫,讓學生認識家鄉、認同家鄉,這次因為適性揚才列車,也特別拍攝「山海子民」的影片,介紹該校。
聖心女中「口述歷史」課程中,老師帶領學生訪問家族耆老,透過家族史的認識,興發愛家愛鄉情懷;此外,為提供學生美感經驗及生涯探索的機會,更與美術科協同教學,由美術老師指導學生將口述史料整理製作成創意手工書。
而倚著淡水河的特點,讓聖心女中推出「藍色公路」課程,此項課程是社會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發想,利用學校所在地八里左岸的自然及人文資源,以實地踏查的方式,了解淡水河的水文、歷史古蹟及老街居民的聚落發展與經濟活動。上課時,學生搭船飽覽河岸地理景觀與人文,透過老師的講解及實地踏查,讓學生更能深入了解在地文化。
「飛輪任我行」則是3小時飛輪騎乘32公里的體能鍛鍊課程,學生騎上自行車接受挑戰,同時沿路飽覽八里左岸及二重疏洪道週邊的壯闊景色,可說是美感結合體能挑戰的獨特經驗。
聖心女中校長魏雪玲表示,這些課程都帶來意外的收穫,口述歷史課程讓學生更認識自己家中的長輩,也拉近了祖孫間的情感。
更大的效益是,學校教師動起來,領域間發想、串連,讓課程更完整、有趣,並發展出學校的特色,魏雪玲說,學校因此促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和跨科更密切的協同合作;此外,研發在地資源融入課程,除使課程有了學校的樣貌,同時更引領學子認識學校所在的鄉土;而透過美感結合體能挑戰的經驗,也展現女子學校跳脫柔弱的刻板印象,展現學校優質化成果。